作为浏览器界的“暴雪”,掌握了世界第二多市场份额的 firefox 4.0 在几经跳票之后终于即将发表。浏览器如今之于我们的网络生活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甚至于对我个人来说,浏览器的已不亚于操作系统,因此也难怪 google 会鼓捣出一个 chrome OS,各位不妨想想自己现在打开电脑有几次是不用浏览器的呢?
如何用好浏览器,也是大家谈论的最多的话题,比如坑爹的网银就阻碍了相当多的人迈入非 IE 内核浏览器的怀抱,又比如中国已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 IE6 份额的市场,再比如前段时间 Jimmy 也发过文章介绍访问和邪社的浏览器分布,结果 chrome 拿下了第一,在各位评论留言的下面所显示的内容里也同样包含浏览器种类的信息。
随着 IE9 Chrome 10 以及现在 Firefox 4.0 的发布,新一代的浏览器大战又将打响,作为 firefox 坚定的拥护者之一,请允许本人在这里小小的“布教”一番,不管你以前用什么浏览器,或者多浏览器多么没有了解,都没有关系,从 firefox 4.0 开始,加入到火狐的家族中来吧。
在没有 Chrome 之前,很多人谈到 firefox 的简单评论往往是:比 IE 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而 Chrome 诞生后,那惊人的加载速度让 firefox 在速度上的优势丧失殆尽,不过在 firefox 发展的这些年里积累下了一笔相当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开发者社区以及插件市场。
firefox 的社区有着非常良好的氛围,从中也诞生很多优秀的应用,使用 firefox 而不使用插件,那你绝对没有接触到真正的 firefox,不过每个人的使用喜好各有不同,这里就以自己为代表介绍一些实用的能帮助用户增强浏览体验的插件。
1.Xmarks
这个异常有名的插件是我最离不开的 firefox 应用,简单的说,他是一个收藏夹同步插件,比如你在家和公司两台不同的电脑上同时使用 firefox,这个插件可以帮助你将两边收藏的网页进行同步,所有的数据保存在云端,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通过登录你的 xmarks 帐号来下载。
当然现在各种浏览器同步插件都很多,比如国内的傲游,Moillza,google 都开发了属于自己浏览器的收藏夹同步插件或者工具,但 Xmarks 是目前唯一可实现的跨平台同步的插件,目前 Xmarks 支持 IE、firefox、chrome 以及 safari,也就是说,你甚至可以在这四款不同的浏览器上通过 xamrks 来实现收藏夹的一键同步,比如像我自己工作时一般要开 IE、chrome 和 firefox,如果之间的收藏夹不一致,有时找些收藏的网页就很不方便,有了 Xmarks 以后,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Xmarks 发展至今早已从当初一个小小的个人作品变成了一家商业公司,Xmarks 的功能也从仅仅为用户同步收藏夹变成了“社会化的书签工具”,用户可以通过点击 xmarks 的图标来查看由 xmarks 的用户分享的对某个网站的信息和评价,简而言之,你也可以把他想象成是一个收藏夹版的 wiki。
然而如此强大的 Xmarks 却也必须残酷商业化之路,2010 年的年末,Xmarks 曾经对用户发出公开信表示自己以及难以为继,由于也找不到愿意接手的企业,因此公司将在 2011 年的 1 月正式关闭服务,此事在业界和广大的 Xmarks 用户中引起轩然大波,Xmarks 官网上的留言猛增,许多人甚至表示自己愿意一年支付超过 50 美元来支持 Xmarks 的正常运营,可以想见大家多 Xmarks 的依赖之深,最后此事件以 Xmarks 被 LastPass 公司收购告一段落,现在的 Xmarks 仍然是免费和好用的,因此我强烈推荐给各位。
2.ADblock plus
这个插件的大名要比 Xmarks 响亮的多,用户对它无比热爱,因为用了它你就和一切的网页广告说拜拜了,而网站的运营者(包括 Jimmy)都深受 ADblock plus 之困,因为访问者将自己挂在网页上的广告都清理了个干净。对于我自己来说,对 ADblock plus 最深的印象是有一次我在一台没装 ADblock plus 的电脑上看优酷,结果发现原来优酷有 15 秒的播放前广告,而我竟然从来不知道。
很多人比较受困扰的是如何使用 ADblock plus,因为它好像是没有中文版的(我没用过)。其实无需很复杂的设置,只需订阅规则即可,比如你看到我订了“easylist”、“chinalist”和“Japanese list”,如果你不常浏览国外网站,那么实际上“chianlist”就够了,这些规则都是有专人在维护的和更新的,订阅规则可以帮助你随时屏蔽最新的网站广告。
关于 ADB plus,已经无需多言,要享受一个没广告的世界,就非它不可。
3.FlashGot
这是一个视频下载插件,如你所知,一般浏览器都在 C 盘下有个缓存的文件夹,所有你访问过的网页上下载下来的文字、图标、图片和视频都会放在那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熟悉 C 盘的构成,就算熟悉,每次都要去 C 盘里找下载的在线视频不是也很麻烦么,Flashgot 的出现就是为了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点一下,插件就能自动帮你把视频下载到你事先设定好的文件夹里,这个步骤看起来很简单,然而现在下载在线视频毕竟是很频繁的一件事,慢慢你就会体会到他的重要性了。
4.IE TAB 2 & IE TAB plus
我们总是必须要承认 IE 的重要性,最初迫使我选择 firefox 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firefox 有 IE TAB——一键切换到 IE 内核,很多国内公司的网站和后台都是 IE only,所以 IE TAB 是必备的插件之一,不过这里要讲的是 IE TAB 的分支,在 firefox 升级到 3.6 之后淘汰了不少老插件,元祖的 IE TAB 就在那时被弃用了,这导致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升级 3.6,后来通过查找得到了 IE TAB2 和 IE TAB plus 这两个功能和 IE TAB 完全相同的插件,不过需要提醒的是 IE TAB plus 去年出过一个事件,就是插件的作者在插件里内嵌了http://www.superfish.com的 spy 代码,这件事被揭发出来后作者表示道歉并发布了一个全新的“无广告、无 spy 代码”的版本,但我个人建议还是选择 IE TAB 2。
5.FireGestures & Easy DragToGo
这两个插件都是和鼠标手势有关的, 前者掌管了我的鼠标右键,后者掌管了我的鼠标左键,用过傲游的人应该会很熟悉傲游可以通过鼠标右键来实现“关闭标签页”、“前进”、“后退”等功能,只需要在页面上按住右键比划几下,FireGestures 就是这个功能的鼻祖,对我个人来说,现在 FG 唯一的缺点是没有提供一个云端保存我个人习惯手势的地方,这样每当我在一台新的电脑上装插件时就不得不重新对手势进行设置。
Easy Dragtogo 可以让你用左键来抓取页面上所有可以“点”的东西,比如当你想要打开某个页面上的一个超链接时你会怎么做呢?鼠标右键点击,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新窗口打开吗?这种方式实在弱爆了!使用 Easy dragtogo,你只要用左键“抓住”这个链接,然后往旁边一丢,他就会自动打开,你还可以在设置中选择是否立即跳转到新的页面。对于页面上的文字,你甚至可以设置通过将文字抓起来后丢向不同的方向来决定通过哪个搜索引擎来搜索(必须在插件里安装这个搜索引擎)。
其实我个人倒是一直希望这两个插件能合并,并再添一个云端保存功能,总的来说,这两个插件也不是必须的,完全看你的需求。
6.autoproxy
这个东西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为了避免触摸到有关部门的 G 点,我只能告诉你,这个东西是用来 FAN QIANG 的。
7.Echofon
有了 autoproxy 后,你的浏览器就被盘活了,通过 Secure Shell 类软件,可以实现浏览无阻碍,同时因此,一些基于浏览器插件的客户端也可以被使用了,如著名的 twitter firefox 插件客户端 Echofon。其实 Echofon 的特色就是简洁,他超级简单,只有必须的功能,不过却很实用,绝对满足你的常规使用需求。
8.NoScript
这个插件也是一个相当霸道的安全性方面的插件,他可以允许 JavaScript, Java, Flash, Sliverlight 以及其它插件和脚本内容基于白名单被选择性的执行。换句话说,任何不在白名单之列的你访问的网站的脚本都将被禁止执行,这在极大地程度上保证了你的浏览安全。
不过 NoScript 的过去却不怎么“干净”,比如他就和 ADblock Plus 以及 Ghostery 这两个插件发生过冲突,详细可见这里 ,Ghostery 的情况我不太清楚,ADblock plus 的事件其实和 IE tab plus 的事情差不多,大意就是说 ADblock plus 的作用是屏蔽广告,但是 NoScript 通过混淆代码让它的赞助商的广告“漏过了”ADblock plus 的屏蔽列表并在用户的页面上显示出来。当然事后作者同样道歉并表示痛改前非,至于你相信不相信他,就看你自己了。
其他还有很多不错的插件,比如我自己用的 Gtranslate(右键直接翻译网页文字),firebug,read it later,flashblock 等等,是否使用还是取决于个人喜好。另外,虽说这些年来 firefox 的开发者社区里也有不少这样那样的事件,但其整体的氛围是非常健康的,所以我才说是 mozilla 累积下的宝贵财富。最后说一下我的愿望,就是:IE6,你赶快去死!!